用心成就梦想

文章
  • 文章
  • 产品
  • 视频
搜索
报考



  • 微博
  • 微信
  • QQ好友
  • QQ空间
  • 百度

重庆市医药学校"师型教师”招投标中标单

重庆英豪教育培训学校教师培训协议单位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培训协议单位

教师资格证资料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常考考点2.6我国当前教学改革观点

    第六节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  一、新课程中的教学观  (一)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全面发展的教学观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反映的是学科内部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从学科本身来讲,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的体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置疑激学的重

    2019-11-09 0 0 0 0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常考考点3.1中学生心理认识过程

    第一节 中学生心理的认识过程  一、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然而一切较高级的、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最初来源。我们正是依靠感觉把客观事物精确地分解为个别属性,并对其细微差别做出精细的鉴别。  (二)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  知觉是比感觉更复杂的反映形式,知觉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相

    2019-11-09 0 0 0 0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常考考点3.2学习理论

    第二节 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尝试—错误  桑代克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采用实证主义的研究取向,使教育心理学研究走向了科学化的道路,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桑代克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这种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的尝试一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的过程习得的。他的这一观点是建立在小猫“迷箱”的动物实验基础上的。  1.桑代克的经典实验  桑代克是最早用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规律的心理

    2019-11-09 0 0 0 0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常考考点3.3学习动机

    第三节 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包括三个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动机与学习之间是互相促进的,一方面,动机以增强行为的方式来促进学习;另一方面,所学到的东西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一种内部启动机制,它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动力因素有三种:即推力、拉力和压力

    2019-11-09 0 0 0 0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常考考点3.4学习迁移

    第四节 学习迁移  一、迁移的概述  (一)学习迁移的含义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在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态度的获得对另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态度的获得的影响。此外,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等去解决问题也包含着学习的迁移。迁移不仅表现为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而且表现为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二)迁移的种类  1.正迁移、负迁移与零迁移  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产生触类旁

    2019-11-09 0 0 0 0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常考考学习策略点3.5

    第五节 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含义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它包括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其中,学习过程中用来信息加工的学习策略被称为学习的认知策略;用来调节控制学习过程,保障信息加工过程有效进行的学习策略被称为学习的监控策略。  (二)学习策略的特点  1.操作性与监控性的有机统一  学习策略的操作性体现在学生认知过程

    2019-11-09 0 0 0 0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3.6我国当前教学改革观点

    第六节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  一、新课程中的教学观  (一)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全面发展的教学观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反映的是学科内部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从学科本身来讲,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的体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置疑激学的重

    2019-11-09 0 0 0 0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4.1中学生心理认识过程

    第一节 中学生心理的认识过程  一、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然而一切较高级的、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最初来源。我们正是依靠感觉把客观事物精确地分解为个别属性,并对其细微差别做出精细的鉴别。  (二)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  知觉是比感觉更复杂的反映形式,知觉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相

    2019-11-09 0 0 0 0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4.2学习理论

    第二节 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尝试—错误  桑代克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采用实证主义的研究取向,使教育心理学研究走向了科学化的道路,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桑代克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这种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的尝试一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的过程习得的。他的这一观点是建立在小猫“迷箱”的动物实验基础上的。  1.桑代克的经典实验  桑代克是最早用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规律的心理

    2019-11-09 0 0 0 0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4.3学习动机

    第三节 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包括三个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动机与学习之间是互相促进的,一方面,动机以增强行为的方式来促进学习;另一方面,所学到的东西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一种内部启动机制,它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动力因素有三种:即推力、拉力和压力

    2019-11-09 0 0 0 0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4.4学习迁移

    第四节 学习迁移  一、迁移的概述  (一)学习迁移的含义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在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态度的获得对另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态度的获得的影响。此外,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等去解决问题也包含着学习的迁移。迁移不仅表现为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而且表现为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二)迁移的种类  1.正迁移、负迁移与零迁移  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产生触类旁

    2019-11-09 0 0 0 0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4.5学习策略

    第五节 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含义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它包括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其中,学习过程中用来信息加工的学习策略被称为学习的认知策略;用来调节控制学习过程,保障信息加工过程有效进行的学习策略被称为学习的监控策略。  (二)学习策略的特点  1.操作性与监控性的有机统一  学习策略的操作性体现在学生认知过程

    2019-11-09 0 0 0 0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5.1中学生心理发展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直至死亡整个生命历程中心理发生的有次序的变化过程,即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在持续一生的心理发展中,具体的心理功能会表现出处于具有质的差异的不同阶段特征。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在某些代表性特征的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

    2019-11-09 0 0 0 0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5.2中学生认知发展

    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是机体的一种功能,就像消化、呼吸、血液循环一样是机体功能。人的认识功能的实现,是通过外部刺激和主体已有认知结构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有三种机能,即同化、顺化(也叫顺应)和平衡化。  同化是人的一种适应机能,当外部信息作用于人时,大脑通过各种水平的作用与转化,将新信息纳入已有认知结构中,构成自身新的知识系统,这就是所谓的“同化于己”。  顺化与同化一样是人的一种适应机能,是人在适应外部环境过程中改变自身认知结构以

    2019-11-09 0 0 0 0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5.3中学生情绪和情感发展

    第三节 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含义情绪是由认知因素和生理因素共同构成的反应或经验,情绪中既包含认知成分,也包含生理成分,这两者的结合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人的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首先,情感是由认识而产生的。例如,中学生听见优美的音乐而感到愉快,这快乐的情绪就是由知觉而产生的;回想起亲人去世的场面而感到悲伤,这种情绪就是由记忆而产生的;想

    2019-11-09 0 0 0 0
  • 2016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10大考点预测

     2016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10大考点预测练习,将要考试的同学不妨看看,学习学习。  考点预测1:教育学著名代表人物著作及观点  考点预测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考点预测3: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2)确定班集体的奋斗日标;  (3)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5)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  考点预测4:中学生情绪的特点及调节方法  (1)中学生情绪特点:①爆发性和冲动性;②小稳定性和两极性;③外露性和内隐性;④心境化和持久件。  (2)情绪调节的方

    2019-11-09 0 0 0 0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6.1: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是人类个体对其生存其间的社会环境的一种高级适应状态,它是人类个体对社会影响所作出的一种调节功能。  心理健康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水平上来理解:一是没有心理疾患,能够面对现实;二是感到精神愉快,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压力;三是心理效能高,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心理潜能。  二、心理

    2019-11-09 0 0 0 0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6.2:中学生心理辅导

    第二节 中学生心理辅导  一、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对象是全体正常的中学生,一般是通过提供信息、改变环境等方法,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达到优化其心理素质的目的。对中学生的心理辅导,主要包括学习辅导、情绪与人际关系辅导及职业选择辅导。  (一)学习辅导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既有社会风气、学校管理制度、教师的教学水平、家庭教育等外部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的智力水平、学习动机、兴趣、态度、学习信念、学习方法和习惯等内部因素的作用。学习心理辅导的目的是帮助学生

    2019-11-09 0 0 0 0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7.1:德育概述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又叫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把一定社会要求的政治规范、思想规范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教育过程。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主要是通过促使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道德活动,以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二、品德的含义和心理结构  (一)品德的含义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人格倾向。品德在我国又称为品行、德性或操行等。例如,有的学生在

    2019-11-09 0 0 0 0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7.2:道德发展理论

    第二节 道德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道德判断和道德观念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这两个方面。一个有道德的人能按社会规定的准则公平地、公道地对待别人。他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他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相平行,儿童道德发展的进程可以在他们的认知进程中找到证据。他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让儿童回答,要求儿童辨认是非对错,从他们对特定行为情境的评价中投射并推

    2019-11-09 0 0 0 0
在线表单提交
更多
您的姓名 *
电话 *
咨询科目 *
备注内容
按钮

在线留言

281 人已预约

关注微信公众号

在线刷题


培训课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周一到周日9:00-18:00

技术支持: 风科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