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成就梦想

文章
  • 文章
  • 产品
  • 视频
搜索
报考



  • 微博
  • 微信
  • QQ好友
  • QQ空间
  • 百度

重庆市医药学校"师型教师”招投标中标单

重庆英豪教育培训学校教师培训协议单位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培训协议单位

详细内容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





【教学规律、原则、方法】

一、教学规律(12年已考简答)

1、间接经验直接经验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二、教学原则

(1)直观性教学原则

此原则充分体现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规律。

要求:

1、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手段:直观手段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3、教师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

要求:

1、教师的讲授应“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3)巩固性原则;

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和积累知识的有效途径。

2、抓好学生的复习运用知识的环节。

3、教学生复习和记忆的方法

(4)循序渐进原则;

要求:

1、按照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在注意系统性的同时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

3、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

(5)因材施教原则;

要求:

1、了解学生实际和个别差异,为因材施教奠定基础。

2、运用多种方式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特长。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要求:

1、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2、在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

3、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7)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要求:

1、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8)量力性原则

要求:

1、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

2、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

3、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三、教学方法

(一)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要求:

1、讲授的内容要有系统性、科学性、思想性、讲清楚和突出重点

2、讲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清晰

3、讲授方式方法,要有启发性,不是简单的灌输等。

(2)讨论法

要求:

1、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题目和讨论的具体要求

2、讨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让学生普遍有发言的机会;

3、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小结,并提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3)谈话法

要求:

1、教师在谈话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周密的准备,拟好谈话提纲;

2、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

3、谈话时,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

4、谈话结束后,应对学生回答问题情况进行总结

(4)自学指导法

要求:

1、明确自学的目标,要尽量具体

2、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

3、要检查学生自学的结果,通过提问、作业、汇报、教师归纳小结等方式进行。


(二)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

要求:

1、演示前教师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选择好演示的教具,做好演示的各种准备;

2、演示过程中要结合讲授进行;

3、演示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到的变化,通过分析总结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2)参观法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练习法

要求:

1、要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

2、练习的题目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教师要教给学生练习的方法,注意练习的时间和分量;

4、教师要对学生的练习及时检查

(2)实验法

基本要求:

1、实验要有计划,明确的目的和内容

2、实验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提出具体的操作要求;

3、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

4、实验后,教师要对实验进行总结

(3)实习作业法

要求:

1、根据有关理论指导,按照学科课程标准进行;

2、教师要说明任务要求及注意事项

3、作业过程上,教师要加强指导、进行德育教育;

4、作业结束时,教师要及时检查和评定


(四)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要求:

1、教师要设计适当,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和学习条件;

2、教师要对学生的不断提问在思路上进行引领

3、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结论,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以情境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1)欣赏教学法

(2)情境教学法


(六)启发式外语教学法


【德育规律、原则、方法】

一、德育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长期和反复过程。

二、德育原则

(1)方向性原则

• 方向性原则指德育工作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知行统一原则

要求:

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用马列主义基本观点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来武装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坚持知行统一原则。

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3)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要求:

1、教育者要尊重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2、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和教育。

(4)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要求:

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

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3、德育要有计划和系统

(5)因材施教

要求

1、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

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

3、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6)疏导性

要求

1、要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启发自觉,以理服人,并以榜样教育学生;

2、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分为辅,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向上的心理,鼓励她们不断前进;

3、既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又要善于发现她们身上的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4、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把耐心说服和执行必要的规章制度相结合。

(7)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要求:

1、学生要有全面的、发展的观点。

2、注意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作用。

三、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

要求:

1、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2、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3、态度真诚热情;

4、善于捕捉时机

(2)榜样示范

要求:

1、要选好示范榜样;

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榜样的精神实质;

3、激起学生学习榜样的敬慕之情;

4、激励学生自觉利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境界。

(3)指导实践

要求:

1、运用实践锻炼的两种方式,即执行学校常规训练和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锻炼;

2、培养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同时,要与提高他们认识、增强情感体验相结合;

3、要有明确的目的,有序有恒的要求

4、要不断地督促检查,使之坚持;

5、调动学生实践锻炼的主动性

(4)陶冶教育

要求:

1、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

2、组织学生程序参与情境创设;

3、与启发说服相互结合

(5)群体约定法

(6)品德评价

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正确的态度

2、要公正合理,坚持标准;

3、要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参与评价;

4、要把奖惩和教育结合起来。

(7)个人修养法

要求:

1、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

2、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

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新课改基本理念

1、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2、综合课程观,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

3、内容联系观

4、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

6、校本发展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选择题)

1、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4、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等。

5、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

三、新课改新四观

1、学生观

学生观1.jpg

2、学习观

学习观.jpg

3、教师观

教师观.jpg

4、教学观

1. 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师生关系)

• 2. 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过程与结果)

3. 全面发展的教学观(教学目的)

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新课程结构特征

1、均衡性

2、综合性

3、选择性

4、可操作性

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1.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2. 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观。

 3从内容本位转向内容本位与能力本位多样化结合。

4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正在被“互动调适取向”与“课程参与创造取向”所超越。

 5“目标取向的评价”正在被“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所超越。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1、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2、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二)高中分科课程为主

(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四)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六、新课改评价理念

1、 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2、 从评价对象上,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以过程的评价。

3、在评价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

4、在评价结果上,不只是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而是更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以原有状态的改进。

5、在评价内容上,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6、 在评价方法上,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

教学改革1.jpg

改革趋势.jpg













在线表单提交
更多
您的姓名 *
电话 *
咨询科目 *
备注内容
按钮

在线留言

281 人已预约

关注微信公众号

在线刷题


培训课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周一到周日9:00-18:00

技术支持: 风科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