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成就梦想

文章
  • 文章
  • 产品
  • 视频
搜索
报考



  • 微博
  • 微信
  • QQ好友
  • QQ空间
  • 百度

重庆市医药学校"师型教师”招投标中标单

重庆英豪教育培训学校教师培训协议单位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培训协议单位

详细内容

2019下半年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

《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网上交流的安全》

一、面试考题

1题目:网上交流的安全

2.内容:

网络为大家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闲娱乐提供了方便,但由于网络虚拟、 匿名等特点,网络安全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因而,了解些网络安全的知识是非常有必

要的。

(1)设置安全的密码

使用密码是因特网上防止越权访问的主要手段,在选择密码时,最好遵循些必要的 原则。

①密码的长度最好在6个字符以上,原则上密码越长越安全。

②无规律,采用组合式密码。不使用生日、姓名电话号码、简单的数字或易于猜则 的字符作密码。密码中最好不要单纯使用纯数字或字母,尽里使用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

标点和数字的集合。例如,使用类似“wd _625" 的字符串作密码, 被他人破解的可能

性会相对小一些。

③密码专用。注册不同的网站时,最好使用不同的密码。这样,某个密码被人破解,还可以保护其他方面的信息不被窃取。

④适时改变密码。这一点很重要, 因为密码也许会无意之中泄露。适掀变密码,会减少因泄露个人资料而造成的损失。

(2)保证电子邮件安全

网络上的一些用心不良者,常常通过电子邮件攻击用户的计算机,使用电子邮件时也 要遵循一些安全准则。

①不打开来路不明邮件。

②不要轻易打开电子邮件中的附件,必须打开时,对于邮件附件要先用杀毒软件进行 扫描、查杀病毒。

③不随意公布自2的电子邮件地址,以免收到过多的垃圾邮件。

④安装优秀的杀毒软件,启用“邮件实时监控”功能。

你知道吗?中国互联网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垃圾邮件增长很快,垃圾邮 件已经占到接收邮件的230这些垃圾邮件一部分 是收件人事先没有提出要求或者同意接

收的邮件,它们往往包含广告、电子刊物、各种形式的宣传品等宣传性的电子邮件;还有一部分是由于个人计算 机感染病毒后产生的电子邮件,它们夹杂着病毒在网络中蔓延传

播。

(3)网上聊天注意事项

①在网上填写个人资料时,注意加强个人保护意识,不要随意公开自己的个人信息。

②网上聊天时,不要把地址、电话、家庭情况等与自己身份有关的信息随意告诉别人。

⑤尽量不要去网友见面,如果要见面,须征得父母的同意。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

(2)合讲解过程中要有学生参与。

(3)试讲过程中需有板书呈现。

答辩题目

1.为确保网上交流的安全,在设置安全密码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2这节课的三维目标是如何设计的?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播放一个有关于网络安全相关的报道视频,报道中有因盗取密码诈骗、邮件中毒、网友见面失踪等内容。

教师提问学生:“这些现象都是由于什么原因产生的呢?”

学生回答:“因为密码泄露、打开病毒邮件以及忽视网络安全等原因造成。”

教师总结:“网上交流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我们如何在上网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避免这些问题,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新课《网上交流的安全》。”

——引入新课——网上交流的安全。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设置安全的密码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在刚刚的视频中,存在因为密码被盗取而出现的诈骗事件,大家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在设置密码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并引导学生动手设置一个QQ密码,有的同学在设置密码的时候位数少于6位,系统提示密码长度不够。有的同学设置的密码采用单纯的数字,系统会建议使用数字,字母和标点等进行设置。同学们设置完密码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密码设置得越复杂所显示的安全指数越高。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提问学生设置密码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教师进行补充,最后共同归纳出使用密码是因特网上防止越权访问的主要手段,在选择密码时,最好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则:1.密码的长度最好在6个字符以上,原则上密码越长越安全;2.无规律,采用组合式密码。不使用生日、姓名、电话号码、简单的数字或易于猜测的字符作密码。密码中最好不要单纯使用纯数字或字母,尽量使用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标点和数字的集合。3.密码专用。注册不同的网站时,最好使用不同的密码。这样,一旦某个密码被人破解,还可以保护其他方面的信息不被窃取;4.适时改变密码。适时改变密码,会减少因泄露个人资料而造成的损失。

任务二:保证电子邮件安全

教师引导学生打开自己的电子邮箱,观察一下里面是否存在垃圾邮件,提问学生,我们可以随意的打开每一封邮件吗?学生回答:“不可以,因为有的电子邮件可能携带病毒”。引导学生以信息小组为单位结合生活经验,尽可能多地例举保证电子邮件安全的方法,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比赛结束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保证电子邮件安全的方式:1.不打开来路不明的邮件;2.不要轻易打开电子邮件中的附件,必须打开时,对于邮件附件要先用杀毒软件进行扫描、查杀病毒;3.不随意公布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以免收到过多的垃圾邮件;4.安装优秀的杀毒软件,启用“邮件实时监控”功能。

任务三:网上聊天注意事项

提问学生是否有网友,对于在网上聊天时会向网友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吗?并与同桌展开讨论。学生讨论完毕后,请学生发表观点,从而师生共同总结出网上聊天的注意事项:

1.在网上填写个人资料时,注意加强个人保护意识,不要随意公开自己的个人信息;

2.网上聊天时,不要把地址、电话、家庭情况等与自己身份有关的信息随意告诉别人。

(三)巩固提高

再次观看网络安全的报道视频,请同学说出里面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并告诉大家应该如何避免。

(四)小结作业

小结:总结今天学习的知识。

作业:在自己的计算机中安装优秀的杀毒软件,启用“邮件实时监控”功能,下节课请同学分享交流。

【答辩题目】

1.为确保网上交流的安全,在设置安全密码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2.这节课的三维目标是如何设计的?

《信息的基本特征》

一、面试考题

题目来源

1题目:信息的基本特征

2.内容:

在务

例1:通过卫星电视,世界各地的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观高到精彩纷的奥运会节目。

例2:某公司为了提高销售人员的推销策略和销售技巧特地设立了每季度一次的销售方案评奖,要求每位员工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评奖。公司进行汇总装订成册,发给大家学习参观。

例3:超市老板根据计算机自动收款系统显示分析感恩节前和啤酒和尿布的销售产里要比平日多。于是这家商场果断把啤酒和尿布摆到一起,大大促进了销售。

例4:李明后悔没有及时上网了解关于早已结束的“象棋比赛”的通知。

例5:在“赤壁之战”中,周瑜使反间计利用曹操疑心斩首蔡瑁和张允,随后曹操偏信庞统计谋,被黄盖攻破,落得“火烧三军命尽丧”的悲惨局面。通过大的事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信息的一些重要特征:

试讲题目

(1)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例如,通过书籍报刊,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人的思想和经验:借助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我们可以了解发生在世界各

地的许多事情。

(2)共享性。信息作为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在不同个体或群体间共享。信息交流与实物交流有本质上的不同实物交流,一方有所得,另-方必有所失,如同两个人交换手中的一个苹果,每人手中还是个苹果 而信息交测不然,两个人交换所掌握的一份信息,每人便用有了两份信息。

(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各种信息必须你附一定的载体才能够表现出来,为人们所接收,并按照某种需要进行处理和存储。信息如果经过人的分析和处理,往往会产生新的信息,使信息得到增值。

(4)价值相对性。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资原,具有相应的使用价值,它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但信息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相对的,它取决于接收信息者的需求及其

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的能力。

(5)时效性。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信息如果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变化状态,它的效用就会降低,一旦超过其“生命周期”信息就失去原有效用,成为历史记录。

(6)真伪性。人们接收到的信息,并非所有都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因此信息具有真伪性。产生伪信息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出于某种目的,被人故意采用窜改、捏造、欺骗、夸大等手段人为制造伪信息有些是由于人们在认识能力或表达能力上的不足导致有些则是传递过程中的失误造成。因而,对信息需要鉴别其真伪性。

每2人为一组,在下列参考选题中选择一项或多项进行研讨,从生活、经济、战争等领或中搜集与该选题有关的典型例子,通过分析和概括,深入了解信息的某种特征。

参考选题: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俗语故事。真假惟辨。例如: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故事。老皇历看不得。例如:找路时,使用旧的交通地图往往会误事。一传十,十传百。例如:中国载人航天成功的消息已广为人知。

玉不琢,不成器。例如:孟浩然的待词直白易懂,多为反复修改、推高师成。“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例如,对于同件事情,不同人有不同看法。

自拟题目:

深入了解信息的各种特征,既有利于我们准确地吧握和理解信息的基本内容也有利于我们]依据信息的特点,有效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形成新的知识,挖掘信息的应用价值。从第二章在开始我们将探讨和学习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信息为我们在信息社会里更好地发展做好准备。

▲练习:讨论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解夫生活、学习和生产的常见问题。

3基本要求:

(1)合讲解过程中要有学生参与。

(2)讲解清楚信息的基本特征。

(3)试讲过程中合板书进行讲解。

答辩题目:

1信息的甄别与评价的方法是什么?

2本节课中,你有哪些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信息载体依附性的特点?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带领学生一同回顾上节课学习过的信息的定义及信息论的不同观点等知识。随后教师提出问题:信息是通过什么进行传递的?【信息是通过载体而进行传递的】教师对学生答案给予肯定并适当点评学生很棒,继而总结这就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有关于信息的相关基础知识。接下来抛出疑问:人们通过载体获取了信息,那又是如何高效的利用信息,信息是否有不同的特征呢?顺势: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节课《信息的基本特征》。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任务案例

教师设置小组探究活动,8分钟的时间,按照信息技术学习小组阅读教材中的5个案例,总结案例内容并探讨信息有哪些特征。随后请学生回答案例的主要内容。【①足不出户知天下事;②销售人员与同事分享经验,提高了全公司的业绩;③国外某超市老板根据节日前后的商品需求灵活调整销售方案,提高业绩;④李明错过了象棋比赛的消息;⑤《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的典故。】预设学生归纳不够准确,教师可以进行点评学生非常勇敢,归纳总结能力有了提高,虽然归纳不够完善,但是已趋近正确答案,很棒。教师进行总结示范,随后教师进行引导: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通过上述的五个事例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的基本特征呢?顺利转入任务二的学习。

任务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教师设置小组探究活动,提出任务,分别逐次结合案例和信息的基本特征进行对照,并尝试归纳案例都反映了哪个信息的基本特征?随后请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归纳总结。【①案例一“足不出户知天下事”,体现了信息的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②案例二“销售人员与同事分享经验,提高了全公司的业绩”体现了信息的共享性:信息作为资源可在不同个体和群体间共享;③案例三“国外某超市老板根据节日前后的商品需求灵活调整销售方案,提高业绩”体现了信息的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信息必须依附载体才能表现,经过人们的接收、处理和存储,产生新的有价值的信息;④案例四“明错过了象棋比赛的消息”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信息也有使用的“生命周期”;⑤案例五“《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的典故”体现了信息的真伪性:信息的真假会影响人的判断。】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老师可以评价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积极踊跃,答案虽然不完全准确,但是在引导下能回答出正确答案,很不错。随后教师讲解信息的基本特征是:(1)传递性。(2)共享性。(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4)价值相对性。(5)时效性。(6)真伪性。接着补充讲解:炒股的信息对炒股人群有使用价值,而相对不炒股的人群无使用价值,体现了信息的价值相对性:“信息的使用价值,对不同需求的人价值大小不同”。随后教师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可帮助我们在生活、生产、学习中有很大的帮助,能大大提高对信息的处理与利用效率。最后给学生两分钟的时间来记忆教师所总结的内容。

(三)巩固提高

教师布置任务,小组为单位,结合所学列举出能体现信息基本特征的例子,互相分享并评价。学生进行举例分享,期间进行交流心得,师生共同评价。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

作业:结合所学具体探索一下教材当中“探索”部分的案例都反映了哪些信息的基本特征。

【答辩题目】

1.信息的甄别与评价的方法是什么?

2.本节课中,你有哪些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信息载体依附性的特点?

《数据库及其建立过程》

一、面试考题

1题目:数据库及其建立过程

2内容:

(1)认识数据库

所谓数据库,就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数据集合。它是一个按定的数据结构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在数据库中,数据是从全局观点出发建立的,它是按一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其结构基于数据间的自然联系,且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体,具有整体的结构化。不同的用户可以按各自的需求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资源的共享不仅满足各用户对信息内容的要求,同时也满足各

用户之间信息通信的要求。

(2)建立数据库的基本过程

在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反映到人们的头脑里,经过识别、选择、分类等综合分析,形成了印象和概念,产生了认识。由于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计算 机软件系统,而计算机不可能直接处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所以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必须首先将具体事物的特征通过人脑的加工,转换成计算机能前处理的数据、然后再由计算机进行处理。

试讲题目

例如,使用数据库管理“校本课程”信息,首先就要对“校本课程”和“学生”这两个事物进行分析,寻找各自所具有的特征。在“校本课程”中,可供选择的校本课程很多,如:中国诗歌研究、趣味数学、古典乐欣赏等,这些都称为实体。所有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它们所具有的共同持征也很多。对于“校本课程”实体来说,其特征包括课程名称、课时数、负责老师等(这些都称为属性),但我们在这里需要用到的是课程号、课程名称、负责老师、学生数四个属性。对于“学生”实体来说,则需要学生

编号、姓名、性别、所在班级等属性。然后,把上述的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前多处理的数据,即建立数据库。

综上所述,建立数据库的过程如图1所示。

999.jpg

从图中可以看出,要建立一个数据库,首先要收集相关的信息,然后从中分析并抽取信息的特征,确定特征之间的关系,接着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最后根据需要使用数据库。

3基本要求:

(1)讲解建立数据库的基本过程。

(2)合讲解过程中要有学生参与。

(3)试讲过程中合板书进行讲解。

答辩题目

1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什么是信息系统?

2本节课你的小组讨论的设如何避免流于形式,有形无实的缺陷。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学校的“校本课程”数据库: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数目众多,每位同学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并参加相关课程的学习。为了随时掌握大家的选修情况,学校建立了“校本课程”数据库来存储相关信息,并且通过数据库应用系统对数据库进行管理与操作,同时提供数据查询、数据统计等服务。由此来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数据库及其建立过程。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认识数据库

教师先让同学们根据上节课所学的“操作数据库”的内容,总结数据库的一些特点:数据集合、可共享的、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统一管理,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什么是数据库:所谓数据库,就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数据集合。它是一个按一定的数据结构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教师强调在数据库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知识点,比如: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体,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资源的共享不仅满足各用户对信息内容的要求,同时也满足各用户之间信息通信的要求。

任务二:数据库建立的基本过程

教师讲解建立数据库时具体事物到计算机数据的转换过程:具体事物的特征通过人脑的加工,转换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然后再由计算机进行处理。

教师讲解使用数据库管理“校本课程”信息时,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的过程:首先就要对“校本课程”和“学生”这两个事物进行分析,寻找各自所具有的特征。在“校本课程”中,可供选择的校本课程很多,如:中国诗歌研究、趣味数学、古典音乐欣赏等,这些都称为实体。所有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也很多。对于“校本课程”实体来说,其特征包括课程名称、课时数、负责老师等(这些都称为属性),在这里需要用到的是课程号、课程名称、负责老师、学生数四个属性。对于“学生”实体来说,则需要学生编号、姓名、性别、所在班级等属性。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校本课程的例子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建立数据库的过程:要建立一个数据库,首先要收集相关的信息,然后从中分析并抽取信息的特征,确定特征之间的关系,接着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最后根据需要使用数据库。

【答辩题目】

1.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什么是信息系统?

2.本节课你的小组讨论的设置如何避免流于形式,有形无实的缺陷。

《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网上交流的方式》

一、面试考题

1.题目:网上交流的方式

2.内容:

网络可以提供的信息交流方式主要有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电子公告牌、网络日记、网络电话等。

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是目前因特网上使用比较多的一种服务,也是因特网给人们带来的交流方式上的革命。

因特网通信需要遵循一定的协议,电子邮件传输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协议,因特网的邮件接受服务器与发送服务器名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它们使用两种不同的传输协议。

一般来说,邮件接收时使用POP3 (Post Office Protocol-Version3)协议,即“邮局协议3”。这个协议允许用户把邮件从服务器上取出后存储到本地计算机上,也可以删除邮件或把邮件保存到服务器上。

邮件发送时使用SMTP ( Simple Message Transport Protocol)协议,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协议负责保证交付邮件。

发出去的电子邮件首先通过因特网到达某个网站的邮件服务器,经过一定的处理以后,再通过因特网送到接收人的电子邮箱所在的邮件服务器上,存放在属于收信人的电子

邮箱里。所有的邮件服务器都全天工作,随时可以接收或发送邮件。发件人可以随时上网发送邮件。收件人也可以随时联通因特网,打开自己的信箱,从邮件服务器中取出并阅读邮件。由此可知:发送电子邮件时,收件人的计算机不需要同时打开。

除了登录提供邮件服务的网站可以收发电子邮件外,还可以使用专用的客户软件收发邮件。目前常用的邮件客户软件有Outlook Express、Eudora、Foxmail等,它们的操作方法大同小异。

即时通信

大家都知道。因特网上还有一种叫做即时通信的服务项目。利用即时通信,可以和联入因特网的某个好友建立一对一的联系,进行私下交流。要用即时通信的方式与他人交流,需要安装QQ、POPO、Netmeeting 或MSN等即时通信软件。即时通信除了可以实现发送信息和语音聊天外,还可以传送文件、发送短消息等,集成了很多实用的功能。

即时通信是如何工作的呢?下面以POPO为例,介绍即时通信的基本工作原理。启动POPO软件并与POPO服务器建立连接之后,由POPO服务器检查好友是否在线,只要运行POPO软件,POPO服务器就会一直进行这个检查。向好友发送一条信息时,这条消息首先到服务器,再由服务器转发给对方。还有一些即时通信服务是采用个人对个人 (又称为点对点)的联系方式,不需要通过服务器中转。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

(2)配合讲解过程中要有学生参与。

(3)试讲过程中需有板书呈现。

答辩题目

1.电子邮件发送与接收过程中采用了什么协议?

2.这节课的三维目标是如何设计的?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变得多种多样,当我们面对不同的情况时,应该选择哪种交流方式获取信息呢?教师创设两个情境分别是:第一个:小明的舅舅在美国工作,他要跟舅舅保持联系,可以怎么做呢?第二个:小明在解答数学题时遇到了困难,需要找同学及时帮忙,又该采用哪种方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不同的网上交流方式吧。

——引入新课——网上交流的方式。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电子邮件

教师进行引导:“在科技还不发达的以前,两个人之间的交流主要通过写信的方式,但是时效性很差。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之间的交流有了新的方式。如果想要和远在国外的朋友保持联系,我们可以通过哪种方式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教师引导:电子邮件是网络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信息交流方式。加入因特网的每个用户都可以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信箱”。教师进行提问:既然电子邮件可以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那同学们知道能够发送哪些种类的信息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电子邮件不仅可以发送文字,还可以传送图像和声音文件。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发送相应的电子邮件。

教师继续进行提问:同学们都知道哪些网站名称呢?学生思考后说:新浪邮箱、QQ邮箱、雅虎邮箱等。

任务二:即时通信

教师继续引导,电子邮件是一种非及时的通信方式,如果我们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让对方进行回复时,我们就需要用到即时通信。即时通信可以为计算机建立联系,使通信双方互相通信。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利用那些即时通信软件呢?

学生可能会说出QQ等。之后教师进行总结:通信方式一般有两种,用键盘打字或用话筒与音响听话。常用的即时通信软件除QQ外还有网易泡泡、MSN等。

任务三:电子公告牌

教师引导:如果想要开设某一栏目供读者讨论、评论以及留言,我们又能通过哪种方式呢?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进行自主归纳。5分钟时候学生总结出:电子公告牌即BBS论坛,可以方便用户进行随时的讨论。

任务四:网络日记

教师进行提问,在因特网上除了即时通信和BBS以外,是否还有其他的服务项目呢?教师引导:如果你想在网络上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能用什么办法呢?教师安排小组进行讨论与交流,小组内成员各抒己见,最后请同学发言。学生会说可以通过网络日记的方法在网站上注册后,可以用来书写、保存和管理自己的日记,如果情况允许,还可以网友共享、交流日记内容。

(三)巩固提高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因特网,同时也借助其他信息渠道,获取关于某种商品(例如:数码相机)的性能与价格的信息,制定一个商品采购方案,然后将采购方案发布到网上与他人交流。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教师补充的形式进行本节课的小结。

作业:尝试用多种方式在网络上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网上交流的方式

一、电子邮件

二、即时通信

三、电子公告牌

四、网络日记

【答辩题目】

1.电子邮件发送与接收过程中采用了什么协议?

2.这节课的三维目标是如何设计的?

《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优势》

一、面试考题

1.题目: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优势

2.内容: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工作过程

(1)组织和存储信息,即将收集到的信息按内容或载体进行合理的分类组织,将其存储在物理介质上,使信息能够被长期地保存。

(2)维护和备份信息,即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信息等操作,同时要注意定期备份保存信息,以便出现安全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恢复,防止不必要的损失。

(3)提供信息查询和统计功能,以便快速,准确地获取需要的信息,满足各种使用要求。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利用各种搜索工具(包括信息系统的搜索功能、搜索引擎或者智能搜索工具等)来选择恰当的搜索策略和提高搜索技巧,并经过统计分析之后,得到所需要的信息或产生新的知识。

(4)开发新的信息资源。经过分类和整理之后,我们还可以对信息进行新的组合或提炼、包括信息的综合、比较、分析、研究等系列操作,开发出更为宝贵的信息资源,

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形成新的知识或创造更大的效益。

使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优势

(1)能够存储大量数据,且占用空间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声音或视频,多媒体信息都可以使用数据库进行存储,且存储量很大,堪称海量存储;又由于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数据冗余,使得储存数据所占用的空间较少。

(2) 管理操作方便、快捷,数据维护简单、安全。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资源,可以进行添加、修改、插入、删除等操作,而且方使、快捷。

(3)检索统计准确、迅速、高效。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使用,可以按关键词对数据进行各种分类,而且关键词还可以作各种各样的组合,使得数据的检索、统计等操作形式多样,结果准确;又由于几乎所有的数据库都采用了索引技术,使得检索数据速度快,效率高。

(4)数据应用共享性能子。由于对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可以通过网络等各种技术,使得数据的应用能够共享,并且数据应用的效率也高。

无论是常用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还是网上搜索引擎或在线数据库,都可以存储和管理庞大的信息,使得原本繁杂的数据变得规范有序,管理的方式也由人工管理或文件管理向自动化和集中管理转变,并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提供高效的检索服务。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

(2)配合讲解过程中要有学生参与。

(3)试讲过程中配合板书进行讲解。

答辩题目

1请你说一说数据库应用系统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2为什么这样设计你的板书?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已经了解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以及如何使用数据库,对于数据库和管理信息资源有了一个初步了解,知道了数据库应用系统可以实现高效的检索,应用广泛,那么数据库应用系统为什么应用的如此广泛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来看看使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优势。

——引入新课——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优势。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工作过程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信息资源管理的资料,学生自主阅读资料,之后同桌两人相互讨论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过程,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加以总结,得出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工作过程为组织和存储信息、维护和备份信息、提供信息查询和统计功能、开发新的信息资源。

任务二:使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优势

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示两个案例,案例一: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存储了大量的学生信息(如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家庭地址、联系办法等),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录入和分级管理,能根据用户输入的信息或实际操作,进行各项统计工作和信息检索服务,并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结果。案例二:网上搜索引擎或在线数据库功能强大,使用对象广泛而多样,它们对所收集的信息实行了规范化的分类和分级管理,人们在感受到信息量丰富的同时,也享受到更加高效的信息检索和数据统计等服务。

学生以信息技术小组的形式讨论使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优势,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价概括解释,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优势:(1)能够存储大量数据,且占用空间少。(2)管理操作方便、快捷,数据维护简单、安全。(3)检索统计准确、迅速、高效。(4)数据应用共享性能好。

教师讲解学习数据库技能的重要性:由于数据库应用系统在存储、管理和检索信息方面存在如此巨大的优势,它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熟练运用这些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从中掌握科学评价和恰当选择系统的方法,应当成为我们每个人具备的生活技能。

(三)巩固提高

学生思考在选择数据库时应该如何去选择,思考后给出结果:在确定所使用的在线数据库时,尽量选择一些专业研究机构、大学科研中心等単位建立的数据库系统、提供的数据较为可靠。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教师补充的形式进行本节课的小结。

作业:请根据自己的调查和了解,谈谈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使用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板书设计】

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优势

一、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工作过程

二、使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优势

【答辩题目】

1.请你说一说数据库应用系统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2.为什么这样设计你的板书?

《数据的传输过程》

一、面试考题

1.题目:数据的传输过程

2.内容:

OSI模型

为了有效地传递网络中的信息,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性的结构模型,将网络分成若干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每一个功能层中,通信双方都要共同遵守相应的约

定,我们把这种约定称为协议。基于这样的思想,网络世界中产生了一种通用的概念模型--OSI模型(Open SystemsInterconnection), 即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Inte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Standardization) 0开始致力于制定一套普遍适用的规范集合,以使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平

台可以进行开放式通信。这个集合即OSI模型, OSI参考模型将网络结构划分成七层,见表1。

图11.jpg

TCP/P协议体系

OSI模型只是一种理想的概念模型,在网络技术的发展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是许多实用的协议体系。

各网之间要通过什么样的规则来传输数据呢? TCPIP正是因特网上的“世界语”,该协议因其低成本以及在多个不同平台间通信的可靠性,而成为目前因特网中使用最频繁的协议。

TCP/IP协议的开发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是由底层的IP协议和TCP协议组成的。

TCPIP协议产生于因特网的研究与实践中,而OSI模型是作为标准制定的,两者的体系并非完全一致。TCP/IP协议体系大致可分成四层,它包含了TCP、IP、UDP、ARP 

等众多协议,见图1。

图22.jpg

在TCP/IP协议集中,TCP协议和IP协议是最重要的核心协议。IP协议的工作是把数据包从一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TCP 协议的工作是对数据包进行管理与校核,保

证数据包的正确性。

3基本要求:

(1)讲解OSI模型和TCP/IP协议体系的含义。

(2)配合讲解过程中要有学生参与。

(3)试讲过程中配合板书进行讲解。

1.请你说出TCP IP协议体系的每一层都有哪些协议?

2.如何看待多媒体与板书之间的关系?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上课之前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在生活当中有没有邮寄过信件或者看其他人邮寄过呢?大家是如何进行操作的呢?那邮寄信件是这样一个过程,其实在网络当中,数据的传输也类似于信件邮寄的过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据的传输过程,以此来引入新课。

——引入新课——数据的传输过程。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OSI模型

教师引导同学们回忆前面所学习过的TCP/IP协议。同学们根据教师的引导了解到TCP/IP协议是一种常用的网络协议。接下来教师对新课内容进行讲解,告诉同学们将多种网络协议组合到一起,就成为协议体系。协议体系是负责保证传输数据的通畅,在体系当中各功能层之间,上一层对下一层提出服务要求,然后下一层会完成上一层提出的要求。基于这样的传输方式,网络世界当中产生一种通用的概念模型——OSI模型。并向同学们强调,OSI模型中文名字是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然后教师组织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接下来引导同学们看大屏幕上教师为大家准备的表格。邀请一名同学填写表格中OSI模型的七个层次。并请其他同学进行核对。

接下来教师提问数据是如何传递的呢?每一层的功能是什么?最后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总结每层功能。

任务二:TCP/IP协议体系

教师为同学播放短视频,请学生总结视频内容:OSI模型只是一种理想概念模型,在实际的数据传输过程当中,发挥作用的还是协议体系。

教师为同学解释:协议体系就像是一种通用的语言,TCP/IP协议正是这样一种语言。因其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已经成为目前因特网中使用最频繁的协议。

接下来教师组织同学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结合视频中的内容和教材上的知识,将TCP/IP模型和OSI参考模型进行对比。最后,请小组代表进行发言,教师对学生发言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归纳:TCP/IP协议体系大致可分成四层——应用层,传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体系中包含众多协议。其中TCP和IP协议市最重要的,IP协议负责把数据包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TCP协议负责对数据包进行管理与校核,保证数据包的正确性。

(三)巩固提高

给出书上的图1,并对关键位置进行挖空,请同学们来完善图表。以此帮助同学们加深记忆。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教师补充的形式进行本节课的小结。

作业:将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区别以图表的形式写下来,下节课全班分享。

【板书设计】

数据的传输过程

一、OSI模型

二、TCP/IP协议体系

【答辩题目】

1.请你说出TCP/IP协议体系的每一层都有哪些协议?

2.如何看待多媒体与板书之间的关系?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在线表单提交
更多
您的姓名 *
电话 *
咨询科目 *
备注内容
按钮

在线留言

281 人已预约

关注微信公众号

在线刷题


培训课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周一到周日9:00-18:00

技术支持: 风科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